篩選

投3人次新規則 問題不在失業

作者:賴意文 ‧ 2019年03月17日 17:05
Javier Lopez。(達志影像資料照)
Javier Lopez。(達志影像資料照)

美國職棒大聯盟在3月15日宣布了未來2年的多項規則變革,其中對比賽本身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毫無疑問是2020年預計要實施的投手上場後必須投至少3人次或投到該半局結束的規則。這個規則宣布後引發不少反彈,但也有支持的聲音。

2月6日時就有消息傳出,大聯盟向球員工會提案的規則改變中,包括投手上場後投至少3人次的規則。看到這規則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左手專家這個角色的消失。左手專家(left-handed specialist)這個角色另有1個名字叫LOOGY(Lefty One-Out GuY,臺灣球迷習慣稱之為一人左),既然限定要投3人次,直接聯想到的當然只投1名左打的投手很可能就此「失業」,但真是如此嗎?

雖然有「one-out」、「一人」這樣的字眼,但其實投手真正只投1人次的情況非常少,根據Dan Szymborski在其《FanGraphs》網站上的文章中提供的數據,21世紀至今18年,每季只投1人次的出場次數在1000到1410次之間,也就是平均每隊每季有33到46次投手出場只投1人次。

而根據大聯盟網站記者Mike Petriello的計算,近年只投2人次以下的後援出賽場次有明顯增加,但若扣除是因為該局結束所以只投2人次以下的情況,其實從第1個30隊球季1998年至今都只有800次上下,沒有太大的變化,也就是每隊每年平均約只有26次讓投手出場只投2人次以下,在該局尚未結束前就將該投手換下。

事實上,每個球季平均每次出賽投不到3人次的投手也非常少。以去年2018年為例,整個球季總共有史上最多的799名球員留下投球紀錄,比1998年多了242人,但僅28人平均每次出賽面對的打者數不到3人,其中9人當季投球場次在2場以下,僅11人出賽場次達20場,僅7人達50場。

Javier Lopez、Randy Choate、Jesse Orosco都是著名的左手專家,他們都曾單季平均每次出賽投不到2人次。但這樣的投手其實非常少,事實上以1998年至今21個球季就只有這3名球員單季出賽至少30場,平均每次投不到2人次。在Lopez於2017年開季前宣布退休後,至今2個球季只有1個投手單季出賽超過3場,平均每場投不到2人次,那就是2017年8場出賽投了9名打者的王維中。

所以這個規則是否真的會造成某些球員失業?或許情形沒有一般球迷認為的那麼嚴重,真正每次出賽只能投1、2名打者的投手非常少,大部分投手都能投3人次以上,投不到3人次很多時候只是調度上的選擇。

但這不代表這個規則影響不大,因為問題不在於多少人會因此失業,而在於這條規則直接限制了球隊根據比賽狀況直接做出反應的能力。在此之前除了球員自身限制之外,球隊可以根據任何打席的結果更換球員。但是在這條規則實施後,球隊只要還有球員可用就可以根據各打席的結果更換代打,但不能再任意換投。

就算原本只投2人次以下就換人的情況不多,可能每6場比賽只有1個投手只投1或2人次,但總教練調兵遣將必須因應新規則改變,原本派任何人上場投球都可以隨時換掉,但現在出現了可能被連打2發全壘打都不能換人的情況,派任何投手上去無論發生什麼狀況都要讓他投完3人次再來應付結果,無法即時做出調整,改變了戰術上的思維。

儘管反對這條規則的人似乎比較多,許多網路上的意見調查反對者也都佔大多數,但還是有部分支持者認為棒球比賽中的戰術思維本來就是隨時代不同一直在適應改變的,而這條規則有助於解決短時間內頻繁換投拖慢比賽節奏的問題。

持此論者認為現在的棒球比賽換投次數頻繁,每次換投比賽就要中斷2分鐘,單純增加比賽時間不見得問題,問題在於這2分鐘沒有實際比賽,球場上沒有實際的活動,只有投手上場熱身。頻繁更換投手,讓比賽節奏因此被打亂。

當然反對者同樣能指出,每年大聯盟2430場比賽中,換下投不到3名打者該局也還沒結束的換投只有約800次左右,這條規則解決的就只是這些原本就不是常見情況的小問題,也沒有真正解決換局進廣告後投了1名打者就又要換投進廣告的情況,反而製造出所有教練、選手必須為之改變,甚至重新探索戰術思維的情形,這才是更大的問題。

在規則尚未實施前,或許很難確定實際情況會如何。9局下只領先1分,終結者上場後連投2個保送的情況,原本就真的會換投嗎?第8局被連敲3安打才能換投是否真的有重大影響?是否真的值得為了每年出現800次的情況設立限制調度的規則?未來這1年都還會持續引發正反辯論。

好消息是,這條規則至少還有1年才會實施,而這1年小聯盟系統以及獨立聯盟大西洋聯盟都會進行測試,教練、球員親自參與後能給予有實際參考價值的回應。就看這些回應能否解決現有的疑問,聯盟能否在確定實施此規則前再做審慎思考與評估。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焦點文章 Focus Article 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