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在光榮之後-林政揚

作者: ‧ 2019年03月08日 21:08
林政揚高中時期比賽照片。(myvoice提供)
林政揚高中時期比賽照片。(myvoice提供)
在「全台的觀眾朋友們,今天,我們要見證歷史。」

「有了!中華隊贏了!睽違20年的亞運銅牌!在今天2018年9月1號星期六,中華男排做到了!終於終於,我們再次站上了頒獎台!」

那一天、那一夜,我真的不敢想,有多少的台灣球迷在鏡頭後紅了眼眶。

我們真的都等得太久、太久了。

一切可能都要從國小的時候說起。還記得那時正好碰到2002的世足賽,不愛唸書的我因此對足球產生興趣,更加入了學校的足球隊。到了國中的時候,雖然學校還是有足球隊,但是卻開始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足球,但平日實在也沒什麼其他的消遣,因此課餘時間就開始改打籃球,慢慢打出了心得也加入籃球校隊。大概是因為天生身材條件比較好,因此在準備升高中之際被別人發掘而到台北的南山高中打了半年多的球。後來大概也是機運使然吧,正當我在學校籃球隊遭逢瓶頸、倍感不順時,原本國中就曾有聯絡過我的豐原高商在我準備升高一下學期時再次聯繫了我,希望我能到豐商排球隊試試看。直到那時,我才真正走上了排球這條路。

甫加入豐商排球隊時,雖然聽到了許多負面消極的閒言閒語,也有許多不看好的聲音跟質疑,但個性好強的我十分不服氣,「有一天,我一定當上國手給你們看。」我在豐原高商認識了可以說是恩師的費嘉騏與莊世賢教練。費嘉騏教練在知道了我的狀況後,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如果你想當上國手的話,你的練習就得比別人家更拼更努力。」如果真要說有一個像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樣形容的角色,那費老師大概就是那位真正領我進入排球世界的恩師;而莊世賢老師則是指導、訓練我大量打排球時需要運用到的技巧,讓我從攻擊、攔網開始積極的練習。其實一直以來,即使是到了現在我都還是覺得排球是一個很複雜的運動,接、扣、發、攔等各種技術轉換得很快;防守比誰比較低、比較穩;攻擊比誰比較快、打點比較高。因此,半路出家的我在排球這條路上實在稱不上一路順利。

還記得高三時,我便已開始好好的考慮自己的職涯。一般來說,近幾年台灣的排球選手大多選擇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原大學、國北教大等排球名校。但那時的我便隱約覺得,自己未來是否會穩定的朝職業球員這條路走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自豐原高商畢業後,我仔細的思考並決定進入彰化師範大學就讀。以排球隊來說,彰師大的球員真的是以學校課業為主,所謂的「學生」球員大概就是這樣吧。而在彰師大的四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大四那年大專盃,整隊的球員登錄甚至報不到12個,連我們球隊自己都看衰自己,心想在人力不足、學弟的技術與心態都不夠成熟的情形下,怎麼可能獲得什麼好成績呢?對自己超沒信心的。但實在也已經是最後一年大專盃了,球隊整體也想著「就拼拼看吧」的團結心情,即使我跟邱姐(彰師大的邱金治老師,目前常常為企業聯賽、高中聯賽及大專盃等國內賽事擔任講解老師)常常因為對球隊的觀念、想法不同爭執,但都是希望球隊更好的情形下,我們一起拼到了當年大專杯的第三名。真的是跌破大家跟我們自己的眼鏡,即使是現在想起來我都還是覺得熱血沸騰!

台中連莊是現在回想起來,另一個於我排球生命很重要的時期。當時的連華榮董事長對球員非常非常的照顧,也為台灣排壇、企業聯賽注入一股全新的生命力。連董不僅僅是培養球團、給予運動員支持,更把球員當作自己的家人,除了讓我們有舞台能盡情表現、享受排球,更也為我們安排未來退役後的生涯規劃。其實我一直都清楚知道,體育選手總有一天會面臨退役的問題。可能是因為運動傷害,也可能是年齡漸長、體能下滑,畢竟,總會持續的有比我高、比我年輕、比我快的排壇生力軍出現。但,在我們褪下球衣之後,我們能做的還有什麼呢?這是一直我在思考,也努力想解決的問題。當時的連董事長與我的想法很相近,他給了我們這批球員很多的協助,讓我們還能在球場熱血時盡情熱血,不必擔心往後的事。即使最後台中連莊這支球隊發生了營運上的困境,後來改由長利科技公司接手,但這短短一年(也就是企聯十一年)的台中連莊球員生涯至今仍讓我十分難忘與感激!

如果說要回顧身為彰師大的學生球員、進入台中連莊及後來的長力育樂男排這一段路,我最想告訴排壇學弟妹的是,在我們企業聯賽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比例是大專學生,而身為「學生運動員」,知識可以用一輩子,打球只能一陣子。各位從小到大幾乎很少花時間在讀書領域,但讀書雖然很辛苦,出社會卻更辛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像陳建禎或是黃培閎,能夠天時、地利,再加上非常非常的努力而成為職業選手。如果有天,當我們無法繼續打球時,你能做什麼呢?我想,這是值得愛排球的我們都要好好思考的。

把時間拉回2018年,球迷朋友們口中的排球元年。今年真的是很神奇的一年啊!從最一開始的集訓、哈薩克的挑戰者盃、八月初在天母的亞洲盃,說實話整個中華男排都處在一個滿低潮的情勢。有些球迷朋友也有關注到,在亞洲盃季殿賽後,我們甚至隔天凌晨5點左右便得抵達桃園機場,準備本屆的雅加達・巨港亞運。在我自己看來,若是把14人的國家隊陣容拆開來分析,我們實在不是全過最頂尖、最好的選手。在一片不看好的聲浪下,最後讓我們能拿下名次的關鍵,我想最重要的是因為我們的整合吧。原本企業聯賽各屬不同隊伍的球員們集結到了國家隊,十幾個人有十幾種不同的個性,也有彼此各自的舒適圈,能在將近半年左右不斷的溝通、彼此讓步犧牲後,調整出一個最有價值的陣容。其實在我們原本各自的母隊,大家多半都是先發陣容,但到了國家隊時,我們願意為了追求團隊最終極的目標而彼此協調、支援。有些長期關注比賽的球迷朋友也許會想,某位球員為什麼是候補、誰誰誰又為什麼打先發?但在這次的團隊裡,大家都能把團隊的榮耀與目標放在第一位、在各自的崗位上產生價值。先發球員有先發的責任,但替補球員救火、帶氣氛還有凝聚士氣的能力更是不可或缺。因此我想,這大概就是今年中華男排在大家普遍不看好,連球員我們自己都不大有信心的情形下,能打出一場又一場感動、振奮人心的比賽的原因吧!

雖然目前我已經暫時退出排壇,同時在規劃、實踐自己生涯的下一步,但我還是很關心台灣的排壇,也持續關注企業聯賽、未來國家隊的動向等等,也跟所有的球迷一樣,希望台灣的排球能走得更遠、更好。也許像大家所想的一樣,我們的環境、資源比不上其他排球強權的國家、市場也比較小,但是除了體制以外,我認為球員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真的很開心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球迷願意進場支持台灣排球,不管是2015的亞洲俱樂部錦標賽、2017台北世大運、2018亞洲盃等等。我相信,總有一天台灣排球也能走向半職業化或職業化。但在那之前,球員們也應該更積極的準備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讓更多的企業、資源以及觀眾看到台灣排球的實力與價值。

希望我們都能各自努力,一起為迎接更好的未來準備,更不要害怕挑戰。

「因為怕就輸了。」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焦點文章 Focus Article 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