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基層棒球培育 教練養成是重點

作者:張育綸 ‧ 2018年11月26日 14:04
2018年花蓮縣代表隊張廷浚選手。(張育綸/攝)
2018年花蓮縣代表隊張廷浚選手。(張育綸/攝)

日前因某知名企業的形象廣告,使得偏鄉基層棒球受到不少關注。十來分鐘的廣告,主軸圍繞在兩位少棒球員身上,背景架構間接在反映偏鄉球員的家庭功能不彰,所以選擇進入團體生活,來獲得較為穩定的照顧。其中許多動情的鏡頭,也成功地吸引住社會大眾的目光,泛起討論偏鄉教育的困境。


台東縣新生國中 林昱珉選手。(張育綸/攝)

談到經營偏鄉的運動隊伍,多數人第一聯想都會是「缺乏資源」。但投入資源就能改變或是解決問題嗎?有句話說:能夠用錢解決的事,都是小事。多數的球隊也不會嫌自己的資源過多。再者,有沒有更有效益的作法或是方向?讓施與受變成一種正向循環,讓大家的愛心可以無限延伸。


統一7-11獅 朱元勤 利用季末返鄉 『捐贈技術』。(張育綸/攝)

球隊組成有「球員」與「教練」,偏鄉球員最常見的家庭功能不彰問題,背後牽扯到社經地位、就業機會、交通、國家政策分配等等,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著墨改變的地方。而家庭這個角色,也不可能用球隊或是學校來取代。所以「教練,我認為才是最需要投入資源的區塊」。因為一位教練可以影響孩子的面向,是無法估計跟想像的。這跟學校教育中,老師的角色是相同的,但是我們給學校老師的教學支援,與偏鄉的教練來相較的話,答案不用說應該很容易想像。孩子在學校的學習中,有教育部的課綱作為依據,國民教育都在這個標準底下進行,低年級的數學就是該認識數數、中年級的國語文就是該認識1500~1800個生字等等。而教練既沒有一套教學課綱可以依據,更別談有在職進修研習系統。在這樣的教學狀況下,階段性的銜接教育上會出現很大的問題。第一、訓練的效率降低,球員的生理因此承受很多無效訓練,身體當然會出現疲乏、緊繃,隨之當然出現運動傷害。第二、心理的部分,也會因為不同的教學標準而造成影響,間接出現投球失憶症、逃避訓練的故事也時有所聞。第三、偏鄉的基層教練,除了熱情以外可能什麼待遇、配套都不足,只要當熱情不再了,教練也就離開了。高流動率也造就一位小球員,在國中、小短短四、五年當中,要一直磨合不同的教學標準,如此何來學習效果?


統一7-11獅 朱元勤:希望與學弟們分享職棒的新觀念。(張育綸/攝)

在基層打棒球的孩子,接受辛苦訓練多數都是為了想要進入職棒。我曾經問過球評張志強先生:「在你過去職棒的經驗中,加入職棒的新血裡,在基層所學的不適用於職棒的比例高嗎?」他回答:「其實不少!因為身體素質潛力選秀進來的,大於因為基本功技術成熟的。」這點跟我們的高等教育好像也有點類似,課本學習到的跟進入職場好像也都會有所落差。再問:「那為什麼不要在基層就教他們職棒所需要的是什麼?」張志強說:「這就是我們基層最大的問題,教練沒有得到該有的培訓,所以就按照自己過去的經驗來指導,但是技術會不斷地日新月異,怎麼可能一套方法就用一輩子。」


中華職棒約有40%的球員,來自於花東地區。(張育綸/攝)

日前網路紅人Josh的影片中,側錄到前職棒總教練陳瑞振的一段談話,意指日本在基層棒球的教練,是有系統化的計畫培訓,確保一個基本架構的訓練體系。或許這就是我們該學習的方向,呼籲將資源配套投射到教練角色身上,或許短時間內看不到影響,但是長遠能夠帶來的改變,一定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2018年小馬選拔賽 高雄市代表隊。(張育綸/攝)

不要老是燃燒基層教練的熱情,請給他們「合理的待遇」、「有依據的教學標準」、「與時俱進的在職訓練」,這樣小球員才能獲得正確的教育訓練,為扭轉自己的人生增加厚實的本錢。「給魚或是釣竿,我想都不如給正確有效率的方法,來的有效益。」


偏鄉的孩子期盼藉由棒球平台,從社會階層向上流動。(張育綸/攝)

 

作者 張育綸
簡介: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 跟著外公守住電視  看著棒球奪下銀牌
2010年因接連發生假球事件 轉往觀看基層賽事 
2012年參與偏鄉志工活動 因此常與花東三級球員互動
每年約看60~70場基層比賽 同時義務協助三民國中球隊事務六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焦點文章 Focus Article 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