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大聯盟在中國/苦練決勝負的藏族少年 強巴仁增勇敢「捕」夢

作者: ‧ 2018年12月21日 10:01
紅襪隊新人聯盟捕手強巴仁增。(特派記者王啟恩/南京現場拍攝)
紅襪隊新人聯盟捕手強巴仁增。(特派記者王啟恩/南京現場拍攝)
相較起紅襪隊簽約記者會那天的生澀,強巴仁增這次回到南京,顯然多了一分自信和內斂。

「真的是不敢想像能夠和球隊簽約。」他回想起當時的心情,還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經歷去年秋訓和今年的新人聯盟洗禮,強巴仁增練得更壯了。官方註冊的身高是183公分(6呎),可是看上去他的骨架小,倒三角身材,下盤還像是個中線內野手,並不像是一個傳統的捕手體型。

2017年,強巴仁增還沒有從大聯盟南京發展中心畢業,就和波士頓紅襪隊簽下合約。半年之前,球探建議他轉換守備位置,由二壘手改練捕手,為的就是增加被大聯盟球隊看上的機會。這樣的建議有其道理,因為小聯盟各層級競爭激烈,來自全美各地與拉丁美洲的投手更是人才濟濟,野手們充滿打擊天份,唯獨捕手是稀有資源,競爭對手比較少。除了新人聯盟之外,若以各個層級2到3個捕手來算,整個農場系統頂多只有20多個捕手,相對起來更有機會登上大聯盟。

「畢竟從小花很長時間去學習守內野,花了很多功夫,多少有點不甘心。但是換到捕手這個位置慢慢有新的感覺和領悟,發現打捕手也挺好,挺有意思的。」強巴仁增說。「像亞洲球員要在小聯盟的內野手中生存很難,外野更難。守備得非常好才有機會。跟小聯盟拉丁球員比,亞洲球員身體素質就是有先天差距。」

捕手是球場上最吃力不討好的位置。不只是蹲到腳痠,配球、接捕、擋球、阻殺到一壘補位,幾乎場上每1球都有捕手該做的事情,還得指揮隊友與安撫投手。小聯盟的日子已經夠苦了,當小聯盟的捕手更是苦上加苦。

強巴仁增不怕苦,他從小就是苦過來的。

強巴仁增在西藏拉薩出生,從小就是孤兒,5歲時到了北京的光愛學校福利院,因緣際會被大成學校的棒球隊教練李偉看上,那時強巴仁增營養不良,兩個膝蓋關節長滿疙瘩,在李教練與球隊的照顧之下才逐漸地恢復健康。

或許是從小際遇使然,加上報答知遇之恩,強巴仁增在訓練時特別拼命。他的天份不是隊上最好,但卻是練得最勤的,因此很快就成為隊上主力球員,在比賽中展露頭角,並受到大聯盟發展中心的關注。2015年強巴仁增加入大聯盟南京發展中心,接受美式的棒球教育,雖然不再是大成學校土法煉鋼的鐵血訓練,但是他仍然保持著比別人多練一分的衝勁,吃苦當吃補。

發展中心的運營經理張寶樹教練説:「曾經有一天正下著大雨,場地全是濕的,所以我只能和其他4位球員在打擊籠裡練習特打。我聽到場上有聲音,往場上一看,發現強巴仁增穿著全套球衣,在大雨中練習滑壘。場上到處都是積水,但他知道這是一次絕佳的練習機會,趁機練習撲壘和滑壘。因為他在一週前的比賽在跑壘上有瑕疵,於是他在雨中花半小時就只練滑壘動作。」

王貞治曾說:「 如果不斷苦練,運氣也會站在你這邊」,強巴仁增就是絕佳的印證。他還沒有從發展中心畢業就被紅襪隊看上,成為美國職業棒球史上第一位來自西藏的藏族球員。2017年秋天,強巴仁增來到佛羅里達州的邁爾斯堡(Fort Myers)進行秋訓,遇到了來自台灣的教練江肇軒,正好江教練在小聯盟體系中就是負責訓練捕手,同時擔任強巴仁增的翻譯。

江肇軒認為強巴仁增擁有出色的運動能力,對於縮短他轉換守位的過渡時間很有幫助:「在捕手方面,他的優勢在於他有很強壯的臂力、很快的腳步、反應很快;在打擊方面的表現,以他的年齡來說,讓我們很驚訝,跟同年齡的球員比起來,他是相對成熟的。」

從小就是打內野手,強巴仁增最滿意他自己的阻殺能力,他的拿球轉換快、腳步靈活而且臂力強,剩下就是一些細節需要注意。至於接捕的技巧,江肇軒則認為強巴仁增還待琢磨,畢竟在中國發展中心的投手強度不如小聯盟,球速、尾勁都優秀許多,像是捕手手套擺放的位置、各個投手的習慣與變化球軌跡等等細節上,強巴仁增還需要更多訓練和實戰,長時間累積捕手經驗。

「以前我都認為美國人打球就大剌剌,其實到美國才發現他們很注重小地方,教練每天都在講細節,光跑壘就可以講個半小時。只是表面看起來大剌剌,他們其實內心還是很注重細節。」強巴仁增說。

場下的強巴仁增個性內向,話不多,隻身一人離鄉背井來到美國,語言也不太通,難免遇到適應上的問題,但是有個說中文的教練就近照顧,倍感親切,對於適應美國生活幫助很大。他回想起當時:「一開始真的不太適應,因為我不會主動找他們玩。當時過去英文也不怎麼好,後來才越來越好。自己認為需要多跟隊友交流,在生活上也能過得更容易。」

2018年是強巴仁增第1個完整的球季,從春訓、延長春訓一直到新人聯盟的正式比賽,保持健康並且持續獲得上場機會。新人聯盟的賽季很短,只有6月到8月,剩下的時間就是不斷地進行各式訓練。沒有比賽的時間,強巴仁增就在牛棚,搭配投手按表操課。江肇軒教練與其他教練每天都在一旁觀察他的進度,訓練完就做檢討,以每天累積進步為目標。

來美國之前,強巴仁增習慣了在中國的比賽強度,在美國的第1個球季是十足的震撼教育:「在這裡投手常常投到時速98英里,突然間是一個不同等級的比賽,語言不同,教練教的東西也不同。」

強巴仁增說:「春訓時第一次場上打擊練習時,根本就跟不上投手的節奏,每個投手都有3到4種變化球,也不容易失投,都能控制好,直球和變化球的速差也能拉開,一開始很難找到節奏。我開始慢慢改變節奏,後來改來改去,打擊教練跟我說要固定節奏。一開始我是高抬腿,很難掌握投球節奏,後來我改成直接小跨步,提早準備擊球。後來又發現沒辦法把球打得強勁,只好繼續慢慢調整。」

「後來就很習慣時速97、98英里的快速球,感覺很自然了。因為我打捕手嘛,每天都會接,接多就習慣了。」他越講越有自信,露出淺淺的微笑。「接多了,你上場打擊會就好像有種反射,面對速球比較能做出反應。」

強巴仁增回顧在小聯盟這1年,他認為取得教練的信心是最大的收穫:「進步最多的是能夠在場上穩定下來,讓教練信任我,像是跟投手溝通、發暗號和控制場上局面的能力,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原本我認為最難的部份,已經能越來越能掌握。」

他補充說:「畢竟捕手的事情很多,第一點肯定是接捕,再來是投手之間的交流、打暗號,控制場上的節奏,和上一個層級的捕手相比,大方向都差不多,主要還是細節。」

「江教練告訴我,先把細節都做好了,一步一步把自己份內的事情都做好,達到了標準,等到機會來了,教練覺得你有所發揮,球團認為你準備好,自然就會把你升上去。」強巴仁增說。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分享和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焦點文章 Focus Article 看更多


TOP